近年來,行動週邊和穿戴裝置的蓬勃發展,再加上運動風氣的盛行,產品能夠達到防水功能的也越來越多。但行動裝置具有防水的功能,卻不是這幾年才有的,早在1999年Ericsson(易利信)推出的R250功能型手機,就具備了防水的功能;智慧型手機的時代,2010年摩托羅拉(Motorola)便推出了第一支防水的智慧型手機Defy,2012 Sony(索尼)也開始推出防水的智慧型手機。除了索尼(Sony)之外,其他日本品牌所推出的智慧型手機,也多半有防水的功能,這跟日本的生活習慣和文化有很大的關係。
Ericsson R250
Motorola Defy
只要是防水的裝置,我們都會看到特別標明的IPXX(XX代表數字)字樣,有IP54、IP55、IP65、IP67…。而這些代碼是什麼意義呢?這個代碼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制定的國際防護等級認證(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Marking , IEC 60529),最近一次的更新的時間是2013年8月29日。
國際防護等級認證(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Marking , IEC 60529),也被稱做為異物防護等級(Ingress Protection Rating)或是IP代碼(IP Code),有時候也直接稱做「防水防塵等級」,主要目的是在定義機械和電子設備能夠提供對於:固態異物侵入、液態滲入、機械撞擊以及其他項目有何等程度的防護能力。
IP代碼的數字一共應該有四位數,前兩碼代表了防水防塵等級;第三碼代表了機械撞擊的防護能力,但目前已經不再使用,這一項已經被EN 62262標準中的IK代碼所取代;第四碼為單一字母,用以標示環境、物品、狀態等的相關信息。各位代碼中如用X字母表示,表示該設備不提供針對該代碼所代表防護能力的相關信息。
以下圖表,說明了IP代碼的意義,以及各代碼所代表的防護能力。
透過以上的圖表,我們可以以知道,標示IP67的iPhone7/iPhone 7+可以完全防麈,並可放入最深不超過1m的水裡。但是防水能力中的5, 6,也就是標示IPX5, IPX6的設備,必須與其他防水能力分開來認證。換句話說,就是標示IP67的iPhone7/iPhone 7+,可以達到最深水下1m的防水能力,但是卻沒有承受低壓和高壓的水柱的能力;而標示IP65/IP67雙認證的機種,則表示除了可以達到最深水下1m的防水之外,還可以抵擋低壓水柱,但沒有抵擋高壓水柱的能力。
此外,美國軍規標準(MIL-STD-810G)中還有更嚴苛的防水要求。不只是水壓,更規範了物體與氣體因熱漲冷縮而產生設備內部的負壓所造成的影響。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Wikipedia)
國際電工委員會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Sony網站
美國軍規標準(MIL-STD-810G)